仅靠静息心率可能无法确定身体是否仍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且未完全恢复,我们还需要使用其他心率数据。心率变异性(HRV)是一种新工具,可以为运动人士提供更多有关恢复的信息。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连续心跳之间的微小差异,可能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过去需要使用心电图仪器来测量 HRV,其原理是通过跟踪心肌的电活动来测量心跳之间的实际间隔。但是现在我们有更便宜的心率带及智能手机应用,这使得测量和使用HRV成为可能,也更加实用。跟踪心跳间隔的这种变化可获得有用数据,以便与静息心率结合使用。

健康的心脏拥有健康的“不规律”,HRV测的就是心跳的不规律性。比如说,你此时的心率是60,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心脏是1秒钟跳1下。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两次连续心跳之间间隔1.12秒,又有另外两次连续心跳的间隔为0.86秒,只不过平均下来一分钟跳了60次。

HRV是不是越低越好?

HRV越低则意味着每次心跳之间的波动越小,换言之就是心率60的情况下,每次心跳间隔更加趋近于1秒钟。可能我们会觉得HRV越低,心跳就越规律,当然就越好了,然而事实恰好相反。

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分支,二者互相作用,当处于紧张、压力大的情况下,交感神经会占据主导作用,反之,则是副交感神经占据主导。当副交感神经占据主导或比较活跃时,不仅会降低我们的心率,同时会为连续的心跳之间的变化提供更多的空间。副交感神经的调节是立竿见影的,但一次调节只能影响几次心跳,然后心脏会再恢复固有的频率。

换言之,就是这种情况时(副交感神经占主导、比较轻松无压力),当你的身体觉得需要心脏跳动时,它才会跳动,所以会出现连续的心跳之间有较大的波动。跳动的节拍在满足身体需要时较为随意,不像交感神经分支主控身体时(紧张、压力大)那么地节奏分明——即HRV数值降低。

所以我们说,HRV数值相对越小=当天压力越大和身体越疲劳;HRV数值相对越大=当天压力越小和身体状态越好。

理解了上面的内容后,我们其实可以说,HRV可以更加系统地反馈你身体的真实情况,是否压力过大?是否情绪紧张?是否过度训练?是否处于疲劳状态?等等,一定程度上都可以通过HRV数值来进行反馈。而且相当的研究表明,HRV数据在身体疲劳状态的反馈上,比心率数据更加灵敏。

简单来说就是,HRV对于身体状态有着非常有效地反馈作用,HRV相对升高说明你今天状态越好,反之则越差,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数字来更好的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并对训练计划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如果你的心跳很规律,那么HRV就会比较低;如果你的心跳间隔差别比较大,你的HRV就会相对较高。通常,我们希望HRV越高越好。HRV的数值越大,康复和休息的越好,也越健康。高HRV代表更好的心血管功能和抗压能力,而低HRV意味着更高的焦虑抑郁风险,以及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1、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睡眠不良、某些药物和食物,都可能降低HRV

2、持续锻炼,特别是耐力训练,能够改善HRV水平——使HRV升高。

 

如上图所示,心率同为60的两位成年人,用户BHRV数值比用户A的要大,说明用户B比用户A要健康。


因此,心率变异性可以反映身体对运动训练的适应程度。如果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心率变异性有所提高,说明身体适应良好,能够更好地应对运动带来的压力。例如,长期坚持规律健身的人,其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会增强,表现为心率变异性增大。这意味着他们的身体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调节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效率。

通过监测心率变异性,可以确定合适的训练强度。当心率变异性降低时,可能意味着身体处于过度训练或疲劳状态,此时应适当降低训练强度,避免受伤和过度疲劳。相反,如果心率变异性较高,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训练强度,以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

例如,专业运动员在训练中会经常监测心率变异性,以调整训练计划,确保在最佳状态下进行训练。

因此,利用心率变异性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优化训练效果。通过对个人心率变异性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和需求,制定更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Interested in purchasing our products?